一、单元化设计:
培训者与学员能够在充分领略我国新课程所追求理念的基础上,突破传统课时教学设计的局限,学会基于单元的教学规划方法,以便在较大的视野内协调目标、活动、内容、评价的相互关系,统筹信息资源与媒体工具的有效利用。掌握了这种“中观教学设计”方法的教师们将成为游刃有余的教学设计师,上可关顾课程的总体目标,下可驾驭单元内的教学过程要素。
二、问题化设计:
注重于培养教师学员的问题设计能力,学会用问题主线来贯穿单元学习过程和组织相关知识,不但要善于针对单元目标来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还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于是,教师预设的问题与学生生成的问题有机结合,形成了学习过程的思维框架。还为教师学员准备了一系列工具模板辅助教师进行问题化教学设计,并提供了若干指导原则和易于操作的行动程序。
三、多样化活动:
以问题为导入情境,为学生设计多样性的学习活动,使他们能够通过系列活动形成良好的行为程序,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是中级培训追求的目标。为帮助教师学员能够根据单元目标和问题情境设计有效教学活动,还提供了便捷的活动设计模板和诸多参考案例。
四、主题化资源:
中级重视培养教师学员利用信息化资源支持单元教学的能力。事实证明,围绕一个单元主题来组织和利用资源具有较高教学效能。因此,中级培训首先选定了一些各学科教师都易于理解的案例来展示主题资源创建和利用方法,并鼓励学员能够结合自己的学科寻找一个恰当的主题单元,利用工具模板来创或重组主题资源,并在单元规划中增添与资源利用相关的学习活动。
五、全空间环境:
单元化教学使教师们赢得了较大的自由度,老师们能够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包括教室物理空间、信息虚拟空间和社会自然空间)调研资源和开展教学活动,因此中级通过理论引导和案例研习,使教师学员形成全空间优化教学的意识与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设有效教学环境的能力。
六、多元化评价:
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一致,中级培训首先向教师学员展示多样性的评估方法与工具,并通过理论学习、案例研习、同伴交流、自我反思等活动,初步形成根据教学目标选用评估方法的能力,并在表现性评估工具的使用、改进、创建方面进行重点训练。 |